close

“互聯網+”群防共治模式效果好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住在海珠區江泰路地鐵站附近的老李在“鳳陽守望臺”看見這一“任務”,想到這個時候正好已經下班,自己吃完飯要去附近散步,於是用手機“搶單”接下瞭“任務”。

7月12日,海珠區委政法委、區綜治辦與海珠區平安促進聯合會共同開發的“廣州街坊·海珠平安使者”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運行。據悉,該小程序擴充和優化瞭“平安海珠”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功能,簡化瞭線上報料操作,進一步提升瞭居民群眾參與群防共治的便捷度。

立在道路中間的電線桿、倒臥在草叢裡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小汽車、阻塞交通的小攤販……在當天近兩個小時的騎行過程中,社區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被隊員逐一上報至“平安海珠”平臺。

“註冊市民根據派出所在‘群防任務’模塊內發佈的時間、地點、內容及要求清晰的群防任務,結合個人實際情況,主動提出參與巡邏勤務。”鳳陽派出所康樂警務片片長蘇勇東介紹說,派出所會根據轄區治安防范特點,合理規劃巡邏路線,確定巡邏防范時間段,限定巡邏人數,從而實現專(兼)職巡防每日24小時全天候無縫對接。

10萬“平安使者”守護社區安全

《法制日報》記者註意到,跟公安民警的正式巡邏不同,老李在“工作時間段”可以在附近散步,也可以去購物,甚至找一個地方坐下來。但是,他要遵循一個基本要求:發現情況及時上報。比如,發現有人打架,他可以上前勸阻、制止,一旦制止不瞭,就必須馬上通知警方。

“鳳陽守望臺”收到報警後,鳳陽派出所多名警員在15分鐘內趕到現場,控制瞭正在賭博的4人和提供賭具的商鋪老板,當場查獲涉案資金2000多元。

為瞭支持公益行動,廣東力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12傢企業捐助瞭100萬元現金作為“平安海珠公益金”,用於獎勵居民群眾參與群防共治的公益紅包、公益禮品等支出。

“鳳陽守望臺”分為“管理端”“警輔端”“群眾端”3個主要板塊。市民登錄該平臺,提交包括身份信息、可巡邏路線、可用時間等資料,並自願簽訂合作協議,即可註冊成為“街坊巡邏員”。註冊成功的市民可以去居委會領取“裝備”:紅袖章和肩燈。

海珠公安分局鳳陽派出所所長林鎮賢告訴記者,“‘鳳陽守望臺’是對海珠區開創的‘海珠平安使者’活動的探索延伸,是一種傳統鄰裡守望跟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群防共治新模式。”

百萬公益金助力“平安萬裡行”

進入夏季,酒後鬧事、糾紛、聚眾打架鬥毆的警情逐漸增加,而且多發於夜間時段。為此,海珠公安分局鳳陽派出所近日在“鳳陽守望臺”微信公眾號上發佈瞭一項“巡邏任務”:近期,江泰路地鐵站附近有人打架,希望群眾共同加強巡防,巡邏時段為19點至21點。

目前,“鳳陽守望臺”註冊用戶已超過1400人,執行群防群治任務近7000條,采集市民反饋治安信息600條。經測試,轄區內接報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近10%,效果非常明顯。

從2017年10月以來,一種基於鄰裡守望理念的“互聯網+”群防共治新模式——“鳳陽守望臺山梨縣溫室水蜜桃禮盒|山梨縣溫室水蜜桃禮盒批發”在鳳陽派出所開始推行。該平臺效仿“滴滴出行”,利用信息化技術動員、吸納、聚合、組織群眾主動參與社會治安防控,讓市民在正常工作、生活的情況下積極服務社會治理。

“作為小區一員,我們有責任配合參與平安工作,為促進社區平安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海珠區平安使者騎行隊成員在騎行隊成立儀式上發出的宣言。

今年6月,海珠區平安使者騎行隊成立,6月24日,平安使者騎行隊開展瞭首次活動。

市民通過手機“滴滴搶單”形式,就能接受巡邏任務。而且這個巡邏不同之處在於,市民在散步、買菜、購物過程中就能輕松完成。當下,在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派出所轄區內,這種全新的巡邏模式吸引瞭眾多市民熱情參與。

記者瞭解到,2016年6月以來,海珠區各街道實施瞭一大批像“鳳陽守望臺”這樣的創新舉措,先後推出“平安一公裡”、平安宣傳、平安守點、平安社區營造等基本平安產品,積極參與社會面整體防控,推動瞭“五類車”聚集點、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小區安全隱患、道路交通安全等問題的快速解決。

馬紅安告訴記者,海珠區實有人口超過200萬人,其中流動人口85.2萬人,出租屋47.4萬套,社會治理所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開展“廣州街坊·平安使者”活動,就是要通過招募民間志願者的形式,發動市民參與到社區治理和平安創建中去,夯實基層平安創建基礎,逐步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隨後,老李把印有“鳳陽治安”的紅袖章戴上左臂,再佩戴一個可以閃爍的肩燈,點一下手機“簽到”,便開始步行前往他的巡邏地點。

海珠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馬紅安近日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鳳陽守望臺”是海珠區調動民間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該區自2016年6月開展“廣州街坊·平安使者”隊伍建設以來,全區各街道培育打造瞭一批具有本區域特色的群防共治自主品牌,實現“一街一品牌,全區多亮點”,發動10萬名“平安使者”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形成瞭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馬紅安介紹說,“廣州街坊·海珠平安使者”自5月28日試運行以來,註冊用戶數量已經超過10萬人,高峰期打開小程序次數達到每天過萬次,街道群眾報料近300條,為相關職能部門掌握社會動態提供瞭一個快速、及時的渠道。

當天,海珠區還同步啟動瞭“平安萬裡行”公益行動,倡議群眾利用閑暇時間參加“平安一公裡”群防共治活動,發現身邊的平安隱患,收集社情民意,提供掃黑除惡線索。有關負責人解釋,“平安萬裡行”是“平安一公裡”和“平安使者行”的結合,以“一萬裡”為一個小目標,每達到1萬人參與“平安一公裡”活動,就把參與街坊納入“平安海珠公益獎池”進行一次大抽獎,抽出一批幸運平安使者給予線上紅包獎勵。

7月3日15點多,“搶單”接受任務的廣州海珠區鳳陽街市民餘先生巡邏到轄區內康樂村某居民樓時,發現一樓商鋪內有多人在打麻將賭博。他立刻將現場照片及所在位置上日本福岡紅心奇異果|日本福岡紅心奇異果批發傳到瞭“鳳陽守望臺”。

據悉,海珠區還將不斷探索“海珠平安使者”市場化運作途徑,吸引更多社會組織、企業加入平臺,以各種形式支持、參與平安海珠公益事業,引導、帶動、組織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

水果批發|進口水果批發|進口水果批發商
arrow
arrow

    hfd719zr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